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三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《孔子拜师》教学设计十四

《孔子拜师》教学设计十四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 (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.pepxiaoyu.cn友情提醒:查找本课更多资料,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)此文转载于
 作者:徐小红
 
17孔子拜师

一、导入、揭题

1、  出示孔子资料

孔子,名丘,字仲尼,生活在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。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。据说他有三千弟子,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大。 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,编成《论语》,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 
 

2、  自由读这段话,说说你知道了什么?

3、  出示课题:孔子拜师        齐读

4、  读了课题后,你有什么想问的吗?

5、  读词语,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。

二、学习课文

1、  自由读课文,你们刚才的哪些问题可以解决了?

2、  出示第一小节。

(1)       自由读这段话,说说孔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?

(2)       孔子的好学就在这里,谦虚就在这里。  读

3、  其实,拜师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。出示

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,孔子风餐露宿,日夜兼程,几个月后,终于走到了洛阳。

 
 

(1)       自由读,说说你读懂了什么?

(2)       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吗?

(3)       出示

在当时没有汽车,没有火车,更没有飞机。孔子却走过了(            ),翻过了(       ),跨过了(      )。白天(       ),夜里还要(         ),真是日夜兼程,一刻也不停息啊!

 

渴了时,他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);

饿了时,他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);

累得走不动时,(          ),哪怕是风餐露宿,也不改

拜师的决心。

 
 

(4)       朗读。

4、  孔子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洛阳,他是怎样对待老师的呢?你能从他的语言和行动中找到答案吗?

(1)       交流出示

(2)       从他的言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?

(3)       “老聃”是谁啊?这里为什么称他“老聃”?出示

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,大体有姓、名、字、号四项。自称通常用名,不能用字,以表示自己谦虚有礼;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,而以字相称,表示尊重。

老子姓李,名耳,字聃。

 
 

(4)“学习是没有止境的”,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?说几句关于学习方面的格言。

三、小结

1、  这节课我们跟着孔子一起拜了一回师。从这件事中我们知道了孔子是个增样的人?

2、  你知道后人都用什么方式纪念他的?

四、布置任务

1、  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及名言,下节课开记者招待会。

2、  下节课我们还要研究老子是怎样对待学生的?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水陡小学     徐小红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sannianji_488_19149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